近日,《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印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驱动“双创”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企业创新也起到了鞭策作用,尤其对高度重视常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创新型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此次“双创意见”是国家对高度重视常识产权工作的再次诠释,企业也将借由“新东风”加大研发投入,实现经济效益与智慧创新并举。
“双创”再次为企业注入新动力
此前,“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口号给予了中小企业极大的信心,唯有创业创新才能带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产能转换。本次《意见》对“双创”含义和内容进行了升级优化,并提供了国家支撑。它指出,要优化“双创”服务。探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率先建立财政资金支撑形成的科技成果限时转化制度,对在合理期限内未能转化的,可由国家依法强制许可实施。
在常识产权管理运用方面,《意见》提出简化专利等无形资产评估备案程序,实现协议、挂牌或拍卖定价;完善常识产权运用和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推广专利权质押等常识产权融资模式。对于很多中小微企业来说,都会面临资金不足、周转困难等现实问题,如不及时解决,便会衍生出创新势头弱化、研发人员缺失等一系列发展之痛。为了释放创新创业的潜力与活力,鼓舞士气,针对拥有常识产权的企业,国家将提供帮助,为其注入发展新动力。
完善常识产权运用和快速协同保护体系
要知道,企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而常识产权则是智慧创新的体现。各地区也相继推出了针对常识产权创造的激励政策,对发明专利、常识产权项目配套资助等方面也出台了相关规定。例如广州市黄浦区、广州开发区今年发布的“常识产权10条”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常识产权改革探路,并作出了示范。金融扶持、重点资助和诉讼保护力度让人瞠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