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常识产权法律服务困境的建议
为解决上述困境,结合常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已经取得的相关经验,必威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放宽准入标准,鼓励混业经营,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
要扩大专利代理领域开放,放宽对专利代理机构股东或合伙人的条件限制。破除部门分割,进一步放宽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从事专利代理业务的限制,建立一个高效、统一的常识产权法律服务市场。通过修改专利法、律师法等有关法律,鼓励律师事务所、专利代理所混业经营,支撑常识产权服务主体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务,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常识产权服务业的业务领域和范围,以适应企业日益增长的常识产权服务需求。
目前,常识产权人才培养途径主要来源于高校的常识产权专业教育、常识产权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等。具备高等学历是常识产权人才的基本要求,高校的常识产权专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根基。要加大力度在一些试点高校推广双学位制度,让具备条件的理工科学生辅修法学或管理学双学位、让法科生辅修理工科学位,加快培养一批常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大从业人员的常识产权培训力度,通过远程教育、出国进修等方式加快提升常识产权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另外,需要加强与国外知名常识产权从业人员交流,努力开拓常识产权服务人才培养的国际渠道,培养国际常识产权服务人才。[2]
(二)全方位制度性保护常识产权
对故意侵犯常识产权的行为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完善常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进一步推进侵犯常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并提高常识产权侵权法定赔偿上限,针对情节严重的恶意侵权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并由侵权人承担实际发生的合理开支。加强常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强海关常识产权执法保护,加大国际展会、电子商务等领域常识产权执法力度,开展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境外执法部门的联合执法。通过全方位对常识产权的保护,改善当前常识产权保护缺位的现状。